见证杭城40年美丽嬗变
字体设置: 发布日期:2018-08-11 16:29:26

——一位资深市政人眼中的“品质之城”养成记


1.png

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的舞台构设出自杭州市政。

2.png

上世纪70年代杭州体育场路

3.png

上世纪70年代杭州环城北路

4.png

如今杭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QQ截图20180813165212.png

现在的杭州中河路立交桥


    ■记者洪菡婷

  一条环城北路,王欢看了40年。双向两车道破旧水泥路仿佛昨天走过时还被风吹沾了满身灰,而今天六车道的平坦大马路早已成为贯穿这座城市东西的“主动脉”。

  1978年,在那个自行车都还是稀罕物的年代,毛头小伙王欢考入了位于杭州武林广场西面的杭州市城乡建委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机械修理厂,做了一名车辆修理工。彼时,“市政”二字在王欢的心中毫无概念,尤其一句“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让这个名词更少了些分量。

  一转眼40年,王欢已经成为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市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40年,他也见证了杭州如何从四条环城路围住的“弹丸之地”起步,到如今努力在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的道路上实现飞跃。

  起步:“垄断市场”里被人分了羹

  40年前的杭州市政是个默默无闻的事业单位,“主营”小修小补。王欢记得,入职一年后,单位里接了个“不得了”的任务——在杭州艮山路上造一座下穿立交,上面通火车,下面过行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却使平面的杭州开始向立体化演变。

  从那以后,杭州城里陆陆续续出现了多座“艮山立交”。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市政的产值就突破了1000万元。

  1983年左右,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在当时的杭城东大门建第一座真正的立交桥——清泰立交桥。此前,杭州市政从来没做过上跨立交的项目,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迎接高难度挑战的兴奋中,一盆冷水浇了下来:上级部门决定将清泰立交项目交由天津一家有丰富立交建设经验的单位承建。

  “自己地盘上的工程被外地单位‘抢’了去,很多人都觉得憋屈。”王欢回忆。为此,几个工程师甚至还联名上书给杭州市政府,争取最后的机会。

  在“靠天吃露水”的经营模式下,突然闯进来一条搅局的“鲇鱼”,打乱了原先杭州市政人固守一方的传统格局,搞得大家一时手足无措;然而冷静之后,似乎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竞争的种子,虽然朦胧,却真实存在。“1978年12月13日,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应该说在那个年代给人思想上的震撼还是挺大的。”王欢说,但即便如此,却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能掂量好这个分寸,特别是长久以来,企业一直处于计划经济的年代。“这次的竞争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思想上的触动——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很快,历史的车轮瓦解了那些在变革中踌躇不前犹豫再三的思想禁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帷幕。

  1986年,顺应改革潮流,杭州市城乡建委市政工程管理处一分为三,王欢所在的单位转企成为杭州市市政工程公司,并在此后承建了杭州第一座苜蓿型立交桥——杭州中河路立交桥。

  加速:城市“走路”,企业“跑步”

  2001年底,《杭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编制完成,确立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格局。

  “那是杭州面貌变得最快的几年。”快在哪儿?从杭州市政迅速拓展的业务就可以看出: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钱江新城地下通道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德胜快速路工程……从那时起的“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十纵十横”等各种道路综合整治的规划。王欢印象深刻的还有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三大副城和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市区企业搬迁与市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等,整个城市在不断地有机更新。

  城市化进程加快,吸引了更多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进入杭州。王欢坦言,这些年,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逼迫”中,杭州市政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去学习、突破、转型,以追赶城市发展的脚步。

  今年2月,杭州市政先后以联合体形式中标杭州至富阳城际铁路工程土建施工SGHF-6标段、独立中标杭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10标段。这标志着杭州市政终于完成了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四步走”的最后一环,进入到地铁施工前沿尖端核心领域。从200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杭州地铁1号线管片供应商名录,到参与地铁1号线乔司北高架段工程,再到2008年参与地铁2号线两个地下车站的施工,他们整整走了10年。

  而这10年中,杭州构筑“大交通”格局的速度一刻也没放缓,都市“1小时通勤圈”正逐步实现:地铁1号、2号、4号线已投入运营,其余线路加快建设,到2020年要建成12条446公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四纵五横”快速路网正在向11个方向继续延伸,亚运会前要形成一张464公里的快速路网……

  迸发:世界名城,指日可待

  G20杭州峰会期间,一台《最忆是杭州》的文艺晚会惊艳世界。这台国内首次在户外水上舞台举办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它对杭州市政人而言却有着另一番非同寻常的意义。这片全球首创、面积达3000平方米、具有升降系统的特大型水上舞台,正是出自杭州市政之手。

  G20杭州峰会无疑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提供了最佳跑道,在为杭州市政能搭上这趟车,使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和更大的机遇感到幸运之余,王欢感受最深的还是整个城市的品质都在提升。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多个城市新地标诞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都让这座城市“国际范”逐渐凸显;城镇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周边县市区都配合着“杭州气质”因地制宜改出自己的风格,宜居宜游。历史文物遗址保护更受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最多跑一次”改革、“无现金城市”建设,更为生活、出行带来了便捷。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代表的各种科技城落户杭州,吸引了高端人才的聚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氛浓郁而热烈……

  “连我们的工人们都能享受住‘宾馆’的待遇,生活怎么能不好?”王欢介绍,40年前,杭州市政人的父辈在工地上住的是工棚,生活艰苦,大到床铺棉被、小到锅碗瓢盆,就差把家搬去工地了。而现在,工人都能拎包入住空调房,还有食堂和活动室……

  去年6月,杭州市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即以杭州境域内235公里钱塘江为主轴,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城市框架,城市格局进一步打开。面对摆在眼前的发展“蓝图”,在王欢看来,杭州如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完成了“厚积”的过程,而“薄发”成为世界名城指日可待。

《浙江工人日报》01版要闻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30756号-2 技术支持:乐邦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886号